让学习便捷,让大脑腾飞……
151/215    第13节:个体防护装备管理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的基本要求

  1. 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
  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收支;
  3.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4. 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 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处于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必须按照与进行作业的劳动者相同的标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例题:

【2017年-单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选用原则中,错误的是(       )。

  1. 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2. 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性质
  3. 劳动防护用品网站上的排名
  4. 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

答案

【答案】C
【解析】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与网站上的排名没有关系,与日常的购买没有关系,作为安全工程师不考虑这个内容。

收藏     记录


152/215    第13节:个体防护装备管理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追踪溯源

  1. 用人单位应购置在最小贴码包装及运输包装上具有追踪溯源标识的个体防护装备,实现追踪溯源,核实实物信息和检测报告信息;
  2. 制造商产品售出前应在系统录入制造商信息、产品信息及该产品款号的由具有检验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信息;
  3. 经销商在产品售出前应在系统录入必要的销售信息;
  4. 检验检测机构系统录入检验检测报告信息,每一个检验检测报告应对应一个检验检测报告追踪溯源标识;
  5. 用人单位在采购个体防护装备时,可通过产品和检验检测报告的追踪溯源标识,对实物信息和产品检验检测报告信息进行核实。

例题:

【2020年-单选】某火力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进行一次现场巡回检查,其行走路线依次为:控制室-省煤器灰斗-脱硝灰斗-电除尘器-输灰管道-氨水罐区。关于该安全管理人员在巡回检查过程中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1. 应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帽、耳塞等防护用品;
  2. 选用的防护用品应考虑作业地点的有害因素;
  3. 应根据安全管理人员个人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型号、式样;
  4. 应为其进入氨水罐区巡检配备随身携带的正压式呼吸器。

答案

【答案】D
【解析】A选项正确。该安全管理人员行走的路线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物体打击、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为管理人员配备安全帽、耳塞等防护用品用于防止物体打击和噪声伤害;B选项正确。同一工作地点存在不同种类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应当为劳动者同时提供防御各类危害的劳动防护用品,需要同时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还应考虑其可兼容性,劳动者在不同地点工作,并接触不同的危险、有害因素,或接触不同的危害程度的有害因素的,为其选配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满足不同工作地点的防护需求;C选项正确。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其佩戴的合适性和基本舒适性,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号型、式样;D选项错误。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应急劳动防护用品,放置于现场临近位置并有醒目标识,用人单位应当为巡检等流动性作业的劳动者配备随身携带的个人应急防护用品,正压式呼吸器不便于携带。

收藏     记录


153/215    第13节:个体防护装备管理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配备原则

  1. 用人单位应当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装备,使用进口的个体防护装备,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与作业人员相适合,且个体防护装备本身不应导致其他额外的风险
  2. 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应当与作业场所的环境状况作业状况存在的危害因素危害程度相适应,应与作业人员相适合,且个人防护装备本身不应导致其他额外的风险;
  3. 用人单位配备个体防护装备时,应在保证有效防护的基础上,兼顾舒适性
  4. 需要同时配备多个个体防护装备时,应考虑使用的兼容性功能替代性,确保防护有效
  5. 用人单位应对其使用的劳务派遣工临时聘用人员、接纳的实习生和允许进入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进行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及管理

收藏     记录


154/215    第13节:个体防护装备管理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配备程序,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应按照相关流程执行,其中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估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是整个配备流程的关键环节

危害因素的识别原则

辨识方法

危害评估

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

收藏     记录


155/215    第13节:个体防护装备管理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培训及使用

  1. 用人单位应制定培训计划考核办法,并建立保留培训考核记录
  2. 用人单位应按计划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工作中存在的危害种类法律法规、标准等规定的防护要求,本单位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防护效果、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方法、检查方法等;
  3. 当有新员工入职员工转岗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发生变化法律法规及标准发生变化等情况,需要培训时用人单位应及时进行培训;
  4. 未按规定佩戴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 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个体防护装备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用人单位应监督作业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
  6. 在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前,作业人员应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检查(如外观检查、适合性检查等),确保个体防护装备能够正常使用
  7. 用人单位应指导监督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人员对在用的个体防护装备进行正确的日常维护使用前的检查,对必须由专人负责的,应指定受过培训的合格人员负责日常检查和维护。

例题:

【2020年-单选】某施工项目部采购了一批劳动防护用品,下发给作业人员使用,下列关于该项目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做法,错误的是(       )。

  1. 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日期;
  2. 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合格证;
  3. 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检验标志;
  4. 将采购物品清单作为发放台账。

答案

【答案】D
【解析】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培训及使用:(1)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劳动环境条件、劳动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时间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制定采购计划,购买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3)用人单位应当查验并保存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4)用人单位应当确保已采购劳动防护用品的存储条件,并保证其在有效期内。(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做好登记。(6)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7)用人单位应当督促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外观完好、部件齐全、功能正常。(8)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所以D不正确: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收藏     记录


156/215    第13节:个体防护装备管理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管理维护、判废和更换

  1. 个体防护装备应妥善保存,公用的防护装备应当由车间或班组统一保管定期维护
  2. 用人单位应当对应急个体防护装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个体防护装备的性能和效果,保证其完好有效;
  3.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个体防护装备发放周期定期发放,对工作过程中损坏的,用人单位应及时更换
  4. 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个体防护装备,应当按照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
  5. 被判废被更换后的个体防护装备不得再次适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判废和更换新品:

个体防护装备经检验或检查被判定不合格;

个体防护装备超过有效期;

个体防护装备功能已经失效;

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其他判废或更换条件。


例题:

【2019年-单选】某企业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对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和评价,配备了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关于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更换与报废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由个人保管;
  2. 企业应当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证其完好有效;
  3. 员工对于到期损坏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自行进行购买;
  4. 安全帽经过检查没有破损可延长使用期限。
答案

【答案】B
【解析】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由车间或班组统一保管,A错误;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周期定期发放,对工作过程中损坏的,用人单位应及时更换,C错误;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按照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D错误。

收藏     记录



----------分割线----------

157/215    第14节:特殊作业安全管理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1. 特殊作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等,对作业者本人、他人及周围建(构)筑物、设备设施可能造成危害或损毁的作业。
  2. 作业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
  3. 作业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应组织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进行检查
  4. 作业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应组织办理作业审批手续,并由相关责任人签字审批,同一作业涉及两种两种以上特殊作业时,应同时执行各自作业要求,办理相应的作业审批手续,作业时,审批手续应齐全、安全措施应全部落实、作业环境应符合安全要求;
  5. 同一作业区域应减少控制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最大限度避免交叉作业,交叉作业应由危险化学品企业指定专人统一协调管理,作业前要组织开展交叉作业风险辨识,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并保持作业之间信息畅通,确保作业安全
  6. 当生产装置或作业现场出现异常,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撒离,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及人员;
  7. 特殊作业涉及的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8. 作业期间应设监护人,监护人应由具有生产(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并经专项培训考试合格,佩戴明显标识,持培训合格证上岗
  9. 落实监护人的通用职责;
  10. 作业审批人的职责要求;
  11. 作业现场照明系统配置;
  12. 作业完毕,应及时进行验收确认
  13. 作业内容变更、作业范围扩大、作业地点转移或超过安全作业票有效期限时,应重新办理安全作业票
  14. 安全作业票一式三联,安全作业票应至少保存一年,作业过程影像记录应至少留存一个月。

收藏     记录


158/215    第14节:特殊作业安全管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动火作业定义及分级

动火作业定义在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施以外的禁火区内从事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包括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喷砂机等进行的作业。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动火作业分级

特级动火:在火宅爆炸场所所处于运行状态下的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进行的动火作业(包括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存有易燃易爆介质的重大危险源罐区防火堤内的动火作业;

一级动火: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二级动火:除特级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收藏     记录


159/215    第14节:特殊作业安全管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安全作业票管理,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实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证的动火作业管理,不得随意涂改和转让动火证,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特级、一级动火安全作业票有效期不应超过8h

二级动火安全作业票有效期不应超过72h


例题:

【2022年-单选】2022年5月1日,某化工企业由于设备生产负荷较高导致设备损坏,设备作业区域不属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维修班当日进行焊接维修作业,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维修单位在作业前应开具的作业票(       )。

  1. 二级动火安全作业票
  2. 一级动火安全作业票
  3. 特级动火安全作业票
  4. 网络安全作业票证

 

 

答案

【答案】B
【解析】5月1日为劳动节,国家法定节假日,动火作业应当升级管理。题干属于二级动火作业,5.1升级应为一级,B选项正确。

收藏     记录


160/215    第14节:特殊作业安全管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动火作业安全要求

  1.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防火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需求
  2. 凡在盛有或盛装过助燃或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设施及本文件规定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中生产设备上的动火作业,应将上述设备设施与生产系统彻底断开隔离不应以水封或仅关闭阀门代替盲板作为隔断措施
  3. 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如有可燃物电缆桥架孔洞窨井地沟水封设施污水井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动火点周围15m范围内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对于受热分解可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应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防护措施;
  4. 在有可燃物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5. 在作业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上或设备内部动火时,动火前应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要时应连续检测气体浓度,发现气体浓度超限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动火前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采样分析;
  6.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23.5%(体积分数);
  7. 在油气罐区防火堤内进行动火作业时,不应同时进行切水取样作业;
  8.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动火点上方及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在动火点10m范围内不应进行可燃性粉尘清扫作业;
  9. 在厂内铁路沿线25m以内动火作业时,如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10. 特级动火作业应采集程作业影像,且作业现场使用的摄录设备应为防爆型;
  11. 使用电焊机作业时,电焊机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超过10m,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焊机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
  12.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不应卧放使用;氧气瓶与乙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点间距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防晒防倾倒措施;乙炔瓶应安装防回火装置
  13. 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14.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动火,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15. 涉及可燃性粉尘环境的动火作业应满足GB15577要求;
  16. 固定动火区的设定应由危险化学品企业审批后确定,设置明显标志,应每年至少对固定动火区进行一次风险辨识,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及时辨识、重新划定;
  17.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气体分析:

气体分析的检测点要有代表性,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应对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进行检测分析
在管道、储罐、塔器等设备外壁上动火,应在动火点10m范围内进行气体分析,同时还应检测设备内气体含量;在设备及管道外环境动火,应在动火点10m范围内进行气体分析;
气体分析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开始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min
特级、一级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二级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应重新进行气体分析;

   18.动火分析合格标准为: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0.5%(体积分数);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0.2%(体积分数)

    19.特级动火作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预先制定作业方案,落实安全防火防爆及应急措施;
在设备或管道上进行特级动火作业时,设备或管道内应持微正压
存在受热分解爆炸、自爆物料的管道和设备设施上不应进行动火作业;
生产装置运行不稳定时,不应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20.固定动火区的设置应满足以下安全条件要求:

不应设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应设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方向,并与相邻企业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距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厂房、库房、罐区、设备、装置、窨井、排水沟、水封设施等不应小于30m
内固定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他部分隔开,门窗外开,室外道路畅通;
位于生产装置区的固定动火区应设置带有声光报警功能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固定动火区内不应存放可燃物及其他杂物,应制定并落实完善的防火安全措施,明确防火责任人。

注释图片

例题:

【2023年-单选】某化工企业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在靠近合成车间的公共管廊上进行电焊作业,作业维修人员清理了作业现场,在动火作业前进行了气体分析,在履行动火许可手续时,负责动火作业审批的是(       )。

  1. 合成车间安全员
  2. 维修部负责人
  3. 安全部门负责人
  4. 总工程师
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为一级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安全部门负责人负有审批职权的。


例题:

【2023年-单选】某化工企业办理动火作业许可后,对工艺管线外壁进行焊接作业,因天气被迫中断,两个小时后准备恢复作业。在动火作业时,应重新进行气体分析采样点与动火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是(       )。

  1. 5m
  2. 10m
  3. 15m
  4. 20m
答案

【答案】B
【解析】在管道、储罐、塔器等设备外壁上动火,应在动火点10m范围内进行气体分析,同时还应检测设备内气体含量;在设备及管道外环境动火,应在动火点10m范围内进行气体分析。


例题:

【2021年-多选】甲企业与乙承包商签订了设备维修合同,乙承包商派出3名员工进行维修作业。某周六凌晨,3人在汽油储罐顶部焊接作业中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关于本次动火作业的做法,错误的有(       )。

  1. 乙承包商作业人员在甲企业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报甲企业批准;
  2. 本次动火作业属于特级动火级别;
  3. 本次动火作业应对储罐进行彻底隔离、清洗和置换;
  4. 本次乙承包商维修的动火作业应按照一级动火管理;
  5. 本次作业属于在企业内固定区域的动火。

答案

【答案】DE
【解析】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企业应划定固定动火区及禁火区固定动火区外的动火作业一般分为二级动火、一级动火、特殊动火3个级别。一级动火作业是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特殊动火作业是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根据题干,在汽油储罐顶部进行焊接作业,属于特殊动火作业一故选项D,E错误。

收藏     记录




备案号:粤ICP备2022030967号-1
公安局备案号44170202000322
Copyright © 2022-2024 安全知识网 zhucean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