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目的),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设备设施的具体情况,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工会、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参与,共同研究,也可同时发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共同提出。
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必要性:干不干?;可行性:行不行?)既考虑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
自力更生和勤俭节约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设施,挖掘潜力,讲求实效;
轻重缓急和统筹安排原则:对影响最大、危险性最大的项目应优先考虑,逐步有计划地解决;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领导、依靠群众,使计划切实可行,以便顺利实施。
【2015年-单选】某化工企业为改变生产条件,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计划投入资金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为保障投入资金的有效使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应遵循的优先原则是( )。
【答案】A
【解析】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编制计划时一方面要考虑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技术可行与经济承载能力。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等技术措施,大体可分以下4 类。
分类 | 标准 |
安全技术措施 |
目的:防止工伤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 举例: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防火防爆装置。 |
卫生技术措施 |
目的:改善对职工身体健康有害的生产环境条件、防止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技术措施。 举例: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通风、降温、防寒、防辐。 |
辅助措施 |
目的:保证工业卫生方面所必需的房屋及一切卫生性保障措施。 举例:如尘毒作业人员的淋浴室、更衣室、存衣箱、消毒室、妇女卫生室、急救室(高压氧仓)。 |
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
目的: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有关宣传教育设备、仪器、教材和场所; 举例:卫生教材、挂图、宣传画、安全卫生展览。 |
【2021年-多选】某煤化工企业为进一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卫生技术措施、安全宣传教育措施和辅助措施等,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有毒有害厂房安装了轴流风机、增加高压氧舱急救装置,购置教育测试仪器,对高温设备采取了降温等措施。关于该企业采取的措施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答案】BDE
【解析】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卫生技术措施、安全宣传教育措施和辅助措施。其中,辅助措施是指有关劳动卫生方面所必须的房屋及一切保障设施,如急救室、尘毒作业沐浴室、消毒室、妇女卫生室等选项A,C属于辅助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每一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在哪用);
措施名称(是啥);
措施目的和内容(干嘛的);
经费预算及来源(钱);
实施部门和负责人(人);
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时间);
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效果与验收)。
【2023年-单选】某集团公司年底在组织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审核工作中,对下属单位上报的“反事故”措施计划进行审核,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内容的是( )。
【答案】D
【解析】技术措施实施,A是责任制管理;B属于职业病;C不属于反事故。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
【2018年-单选】某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部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向下属单位提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具体要求,并召开会议就有关工作进行了布置。下属企业在认真调查和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本企业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和主要内容,上报上级安全管理部门,经审批后,该项措施计划下一步应进入的阶段是( )。
A.审核 B.发布 C.实施 D.编制
【答案】D
【解析】编制方法程序包括确定编制时间、布置、确定项目和内容、编制、审批、下达、实施、监督检查。本题目所表达的内容是“确定内容”,下一步是编制。
【2017年-单选】甲建筑施工企业承建乙公司办公楼项目,按照相关要求组织编制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讨论后,由安全、技术、计划部门进行联合会审后,负责审批的人员是( )。
A.乙公司安全总监 B.乙公司技术总监 C.甲企业安全总监 D.甲企业总工程师
【答案】D
【解析】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审批。
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是指工作场所环境进行规划、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其核心目标是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减少工作场所意外事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并保护环境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危害因素分类(GB/T 13861-2022) |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 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烟尘弥漫影响照明),作业场所空气不良(自然通风差、有害气体超限,包括受限空间作业),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 恶劣气候与环境(雷电、大雾、冰雹),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交通环境不良,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及地面开口缺陷,建(构)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周界设施缺陷,作业场地地基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烟尘弥漫影响光照),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缺氧、有害气体超限,包括受限空间作业),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排水系统故障(排土场、尾矿库、隧道等),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 隧道/矿井顶板或巷帮缺陷(矿井冒顶),隧道/矿井作业面缺陷(矿井片帮),隧道/矿井底板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岩爆),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 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两种以上作业环境致害因素且不能分清主次的情况),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
危险作业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危险作业是指对周围环境具有较高危险性,容易引起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的作业。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了高度危险作业7个基本的类别,分别为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
危险作业的固有特点:后果有较大危害性、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危害范围具有不确定性。
环境因素对危险作业的影响: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