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便捷,让大脑腾飞……
191/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

  1.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2. 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3. 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按照本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4.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企业自评评审单位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估。

收藏     记录


192/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特点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 8 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收藏     记录


193/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重点内容与要求:目标职责

  1. 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将目标分解为指标,确保落实;
  2. 机构和职责: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3. 全员参与:应制定所有部门、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4. 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5. 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从业人员贯彻执行;
  6. 安全生产信息化: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

收藏     记录


194/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重点内容与要求:制度化管理

  1. 法规标准识别: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数据库;
  2. 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并征求工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3. 操作规程: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参与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4. 文档管理: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例题:

【2022年-单选】某公司因生产工艺优化和设备更新迭代,安全部门组织生产部门及相关操作人员对安全绩效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下发执行。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1. 新设备投用后应及时发布经审批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安全绩效管理制度在签发前应听取职工代表意见;
  3. 将发布后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发给相关操作人员;
  4. 安全操作规程应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答案

【答案】A
【解析】新设备(包括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前须有操作规程、竣工图纸等技术文件和保证安全生产的办法与管理细则,经过技术测验合格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后,方可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

收藏     记录


195/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重点内容与要求:教育培训

  1. 教育培训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的内容;
  2. 人员教育培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企业应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的知识与能力,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人员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企业应对进入企业检查、参观、学习等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规定;
可能接触到的危险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应急知识等。

收藏     记录


196/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重点内容与要求:现场管理

  1. 设备设施管理:

设备设施安装后企业应进行验收,并对相关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
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
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安全验收标准
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相关安全使用证
设备设施的报废应办理审批手续,在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应制定方案,并在现场设置明显的报废设备设施标志

     2. 作业安全:

生产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企业应对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临”近“封爆”,“有”危险,莫“动火”)作业许可应包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
作业许可实行闭环管理(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安全验收标准。);
企业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设备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进行屏蔽或隔离,两个以上作业队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时,不同作业队伍相互之间应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检查与协调;
企业应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作业人员培训,作业过程检查、监督,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定期识别服务行为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 职业健康:

企业应确保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分开,工作场所不应住人,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工作场所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对可能导致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并定期检查监测;
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特殊情况应急后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存档;
各种防护用品、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建立台账,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定期校验、维护和更换;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4. 警示标志:

在有重大隐患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治理责任、期限及应急措施;
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安全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例题:

【2018年-单选】安全生产标准化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下列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1. 安全生产标准化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静态管理理念;
  2. 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检查、发现隐患和消除风险,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3. 标准化包含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查处、持续改进8个方面;
  4. 安全生产标准化要建立定期效益考核机制,促进产出投入比的持续提升,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答案

【答案】C
【解析】A错误,PDCA是动态管理,而非静态管理;B错误,主要是通过企业为主体进行,而非政府相关部门;D错误,安全生产没有产出投入比。


例题:

【2018年-多选】甲压力容器维修公司承担了乙化工厂大型储罐消洗维修工作。乙化工厂根据相关要求,对此次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要求甲公司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制定作业许可技术交底文件。根据安全管理相关要求,作业许可文件包含的内容有(       )。

  1. 安全风险分析;
  2. 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3. 安全验收标准;
  4. 应急处置E.检修进度。
答案

【答案】ABD
【解析】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企业应对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将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作业许可应包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作业许可实行闭环管理。


例题:

【2017年-多选】某大型游乐场2016年因大型游乐设施出现故障,导致3人重伤6人轻伤。事故发生后,该游乐场主要负责人全面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机械设备的检维修实行了“五定”原则,下列属于“五定”原则的是(       )。

  1. 定检维修方案
  2. 定检维修人员
  3. 定安全措施
  4. 定检修时间E.定检维修进度
答案

【答案】ABCE
【解析】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收藏     记录


197/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重点内容与要求: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1. 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至少应从影响财产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物品生产、储存企业,每3年应委托具备规定资质条件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进行安全评价;
企业应选择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企业要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工作程序等;
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确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

     2.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控,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含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应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数据、安全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测数据与有关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网。

     3. 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
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排查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限、范围、内容、频次和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服务范围。
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记录,建立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企业应将相关方排查出的隐患统一纳入本企业隐患管理
企业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或限期组织整改一般隐患,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任务方法措施经费物资机构人员时限要求应急预案
企业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
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进行评估;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

     4. 预测预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体系。


例题:

【2018年-单选】某市安全监管部门为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在构建“企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过程中,建立了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隐患排查标准体系。体系中关于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重大危险源应认定为重大隐患;
  2. 重大风险均应认定为重大隐患;
  3. 企业应实施风险辨识闭环管理;
  4. 企业应实施隐患治理闭环管理。
答案

【答案】D
【解析】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渐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

收藏     记录


198/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重点内容与要求:应急管理

  1. 应急准备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应急救援队伍、周边企业等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2. 应急处置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并开展先期处置。
发出警报,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人员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等措施;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迅速停止现场作业,现场人员采取必要的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灾害的,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

     3. 应急评估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备评估。

收藏     记录


199/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重点内容与要求:事故管理

  1. 报告

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内外部报告的责任时限内容等,并教育、指导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企业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2. 调查和处理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应吸取的教训、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企业应根据事故等级,积极配合有关人民政府开展事故调查。

     3. 管理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管理台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纳入本企业事故管理;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国家、行业确定的事故统计指标开展事故统计分析

收藏     记录


200/215    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重点内容与要求:持续改进

  1. 绩效评定
企业每年至少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组织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向本企业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业绩考核等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责任死亡事故,应重新进行安全绩效评定,全面查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确的事项包括:系统运行效果;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与相关方的关系。

     2. 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自评结果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所反映的趋势,以及绩效评定情况,客观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例题:

【2018年-单选】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档案管理,对有关材料进行分类分卷整理。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材料应归于“核心要求”的(       )中。

  1. 目标职责
  2. 制度化管理
  3. 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4. 现场管理
答案

【答案】A
【解析】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3300-2016),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材料应归于“核心要求”的是目标职责。


例题:

【2020年-单选】某大型速冻食品加工企业使用液氨储量为13t的制冷系统,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工作,将现有的安全生产台账按体系要求进行归类管理。下列整理“现场管理”体系要素台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1. 将工具的定置管理等台账从“现场管理”要素台账中移出;
  2. 将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归到“现场管理”要素台账;
  3. 将13t液氨储罐台账从“现场管理”要素台账中移出;
  4. 将安全生产现状评价资料归到“现场管理”要素台账。
答案

【答案】C
【解析】工具的定置管理属于“现场管理”要素中的“作业安全”,从“现场管理,要素台账中移出是错误的。隐患排查治理属于“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要素中的“隐患排查治理”归到“现场管理”要素台账是错误的。安全生产现状评价资料属于“制度化管理”要素中的“文档管理”,归到“现场管理”要素台账是错误的。13t液氨储罐属于“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要素中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从“现场管理”要素台账中移出是正确的。

收藏     记录




备案号:粤ICP备2022030967号-1
公安局备案号44170202000322
Copyright © 2022-2024 安全知识网 zhucean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