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学品的安全标签
1.安全标签的主要内容与设计
标签要素包括化学品标识、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供应商标识、应急咨询电话、资料参阅提示语。
1)化学品标识
① 对混合物应标出对其危险性分类有贡献的主要组分的化学名称或通用名、浓度或浓度范围。
② 当需要标出的组分较多时,组分个数以不超过5 个为宜。
③对于属于商业机密的成分可以不标明,但应列出其危险性。
2)象形图
3)信号词
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类别,用危险、警告两个词分别进行危客程度的警示,信号词位于化学品名称的下方。
4)危险性说明
简要概述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居信号词下方。
5)防范说明
6)供应商标识
7)应急咨询电话
化学品生产商或生产商委托的 24h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国外进口化学品安全标签上应至少有一家中国境内的 24h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8)资料参与提示语
9)危险信息先后排序
(1)象形图先后顺序
① 物理危险(★)
以下危险性类别的危险性总是主危险:
② 健康危害使用骷髅和交叉骨图形符号,则不应出现感叹号图形符号。
使用腐蚀图形符号,不应出现感叹号来表示皮肤或眼睛刺激。
使用呼吸致敏物的健康危客图形符号,则不应出现感叹号来表示皮肤致敏物或者皮肤/眼睛刺激。
(2)信号词先后顺序
安全标签上选用了信号词危险,则不应出现信号词警告。
(3)危险性说明先后顺序
所有危险性说明都应当出现在安全标签上,按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顺序排列。
【2022年-单选】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包括化学品标志、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等。其中“信号词”的作用是对 危险化学品危害程度的警示。下列日常所用的警示性词语中,用于危险化学品标签“信号词”的是()。
A.有毒
B.危害
C.危险
D.当心
【答案】C
【标签的设计】
(1)简化标签
对于小于或等于 100m 的化学品小包装,可省略防范明。
(2)安全标签设计
参考《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
(3)标签内容辨析
相同的含义应用相同的文字或图形表示。
当某种化学品有新的信息发现时,标签应及时修订。
(4)标签颜色
一般使用黑色图形符号加白色背景,方块边框为红色。
正文应使用与底色反差明显的颜色,一般采用黑白色。
若在国内使用,方块边框可以为黑色。
(5)标签尺寸
容器或包装容积≤0.1的采用简化标签。
2.安全标签与相关标签的协调关系
安全标签、工商标签和运输标志合并印刷时,安全标签应占整个版面的 1/3~2/5。(★)
3.安全标签的使用
1)使用方法
运输标志组合使用,运输标志可以放在安全标签的另一面板,象形图与运输标志重复,安全标签中的象形图应删掉。
2)位置
(1)桶、瓶形包装:位于桶、瓶侧身。
(2)箱状包装:位于包装端面或侧面明显处。
(3)袋、捆包装:位于包装明显处。
3)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标签的粘贴、拴挂、喷印应牢固。
(2)安全标签应由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厂前粘贴、拴挂、喷印。改换包装的由改换包装单位重新粘贴、拴挂、喷靇恰印标签。
(3)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或包装在经过处理并确认其危险性完全消除之后,方可撕下标签,否则不能撕下相应的标签。
【2023年-单选】某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停产停业后需要重新开业,组织新员工编写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关于化学品安全标签要素编写的做法,不符合《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的是( )。
A.化学品标识位于安全标签的上方,
B.化学品危险性说明位于信号词上方
C.危险化学品组分较多时只编写3个
D.信号词位于化学品名称的下方
【答案】B
四、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SDS 的主要作用】
① 是化学品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安全使用的指导性文件。
②)是应急作业人员进行应急作业时的技术指南。
③为化学品生产、处置、储存和使用等各环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
④为危害控制和预防措施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⑤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2022年-单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提供了化学品在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推荐了危险化学品的防护 措施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危化品安全生产、流通、使用的指导性文件
B.是危害预防设施的操作技术规程
C.是应急作业人员进行应急作业的技术指南
D.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答案】B
(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内容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危险性概述
主要包括:危害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3.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品名称或商品名和通用名。
混合物应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
4.急救措施
主要包括:眼睛接触、皮肤接触、吸入、食入的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
6.泄漏应急处理
7.操作处置与储存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9.理化特性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11.毒理学资料
【例如】氰化钠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为6.4mg/kg。
12.生态学资料
13.废弃处置
14.运输信息
15.法规信息
16.其他信息
主要包括:参考文献、填表时间、填表部门、数据审核单位等。
【2023年-多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规定了 16 大项安全信息内容的要求,下列相关信息中属于上述 16 大项安全信息的有( )。
A.毒理学信息
B.风险评估信息
C.生态学信息
D.运输信息
E.法规信息
【答案】ACDE
(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和使用要求(★)
1.编写要求
(1)安全技术说明书规定的内容在编写时不能随意删除或合并,其顺序不可随意变更。
(2)SDS的内容,从该化学品制作之日算起,每5年更新一次,若发现新的危害性,在有关信息发布后的半年内,生产企业必须对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进行修订。
2.种类SDS 采用“一个品种一卡”的方式编写,同类物、 同系物的技术说明书不能互相替代。
3.使用
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化学品的生产供应企业编印。
4.资料的可靠性
必要时可咨询省级以上职业安全卫生专门机构。
一、燃烧爆炸的分类(核心考点)(★)
(一)简单分解爆炸
(1)该类物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2)其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
【例如】乙炔银、叠氮铅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
(3)某些可爆炸气体,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
【例如】乙炔、环氧乙烷在压力下发生的分解爆炸。
(二)复杂分解爆炸
(1)该类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
(2)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例如】梯恩梯(TNT)、黑索金 (RDX)等。
(三)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1)可燃气体、蒸气、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2)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等。
(3)该类爆炸实质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发生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2019 年-多选】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物质分类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列物质爆炸中,属于简单分解爆炸的有( )。
A.乙炔银
B.环氧乙烷
C. 甲烷
D.叠氮化铅
E.梯恩梯
【答案】ABD
【2020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合物爆炸。关于危险化学品分解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分解爆炸或者复杂分解爆炸不需要助燃性气体
B.简单分解爆炸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C.简单分解爆炸需要外部环境提供一定的热量
D.复杂分解爆炸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高
【答案】A
【2021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物质分类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列危险化学品,属于复杂分解爆炸的是()。
A.环氧乙烷
B.叠氮化铅
C.乙炔银
D.黑索金
【答案】D
【2022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可按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关于危 险化学品分解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气体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
B.发生简单分解爆炸,需要外部环境提供一定的热量C.复杂分解爆炸的爆炸物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高D.简单分解爆炸和复杂分解爆炸都不需要可燃性气体
【答案】D
二、燃烧爆炸过程
(一)燃烧
(1)除一些熔点较高的无机固体外,可燃物质一般在气相中燃烧。
(2)可燃气体最易燃烧,所需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使其达到着火点,并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全部燃尽。
(3)可燃液体受热先蒸发成蒸气,然后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4)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先熔化,再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的过程。
(5)复合物质受热先分解生产气态或液体产物,然后在气相燃烧。
(二)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
某些单一成分的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对其施加一定压力时则会产生分解爆炸,这主要是由于物质的分解热的产而引起的,产生分解爆炸并不需要助燃性气体存在。
【注】乙炔产生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时 1.4MPa。
(三)粉尘爆炸
1.粉尘空气混合物产生爆炸的过程
(1)热能加在粒子表面,使温度逐渐上升。
(2)粒子表面分子热解时粒子周围产生可燃气体。
(3)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发生燃烧。
(4)燃烧产生热进一步促进粉尘分解,燃烧连续传播。
2.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爆炸压力比混合气体爆炸小。
(2)粉尘爆炸多数为不完全燃烧,宜产生有毒物质。
(3)可产生爆炸的粉尘颗粒非常小,可作为气溶胶状态分散悬浮在空气中,不产生下沉。
【注 1】堆积的可燃性粉尘通常不会爆炸。
【注 2】局部的爆炸使堆积的粉尘扰动而产生次生爆炸。
(四)蒸气云爆炸(其他安全)(★)
可燃气体遇点火源被点燃后,若发生层流或近似层流燃烧,速度太低,不足以产生显著的爆炸超压,此条件下蒸气云仅仅是燃烧。
一般要发生带破坏性超压的蒸汽云爆炸应具备的条件:
(1)泄漏物必须可燃且具备适当的温度和压力。
(2)必须在点燃前(扩散阶段)形成足够大的云团。
(3)产生足够数量的云团处于该物质的爆炸极限范围。
【2023年-单选】某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干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对粉尘爆炸风险辨识不足,相关措施不到位,引发了爆炸事故。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压力均比混各气体大
B.热能加在粒子表面,可使温度逐浙上升
C.粒子表面的分子发生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
D.粉尘燃烧到爆炸历程:燃烧分解-传播-爆炸
【答案】A
火灾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程度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一般火灾时间延长1倍,损失可能增加4倍。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往往在瞬间爆炸过程已经结束。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高 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一、高温的破坏作用
(1)燃烧爆炸后遗留的热或残余火苗,可能会导致其他易燃物被点燃引发二次火灾。
(2)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化工设备被破坏时,灼热的碎片飞出可能引燃其他易燃物质。
(3)高温热辐射可能使附近人员受到灼烫伤害甚至死亡。
二、爆炸的破坏作用(核心考点)(★)
(一)爆炸碎片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爆炸后产生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飞散范围在 100-500m。
(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1)冲击波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有波阵面上的超压引起的。
(2)爆炸中心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
(3)超压在 100kPa 以上时,除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将破坏。
(三)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2019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高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效应,该效应与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性质、燃烧爆炸时的条件以及位置等因素均有关系。关于危险化学品破坏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破坏作用包括高温的破坏作用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B.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到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C.当冲击波大面积作用于建筑物时,所有建筑物将全部被破坏
D.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碎片破坏范围一般在 0.5-1. 0km
【答案】B
【2020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具有严重的破坏效应,其破坏程度与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性质、”燃烧爆炸时的条件以及位置等因素有关。关于燃烧爆炸过程和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损失随着时间的延续迅速增加,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
B.爆炸过程时间很短,往往是瞬间完成,因此爆炸毁伤的范围相对较小
C.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造成的破坏主要由高温气体快速升温引起
D.爆炸事故产生的有毒气体,因为爆炸伴随燃烧,会使气体毒性降低
【答案】A
【2022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热、发光、高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 作用,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破坏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爆炸冲击波可在作用区域产生震荡
B.爆炸不会引起燃烧而造成的高温破坏
C.爆炸均会产生大量高速飞出的碎片
D.爆炸不会造成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
【答案】A
一、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高频考点)(★)
(一)替代
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
一般通过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
【例如 1】甲苯替代喷漆和涂漆中用的苯。
【例如2】脂肪烃替代胶水或黏合剂中的芳烃。
(二)变更工艺
【例如】传统的乙炔制乙醛,采用汞作催化剂,现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或氧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作催化剂。
(三)隔离
【例如1】将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
【例如 2】通过隔离操作的方式,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放在与生产地点完全隔离的操作室内。
(四)通风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粉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局部通风(点式扩散源)
1)特点:所需风量小,经济有效,并便于净化回收。
2)实例:实验室的通风橱、焊接式可移动的通风管等。
(2)全面通风(面式扩散源)
1)作用:稀释通风的形式,用以降低危险物质的浓度。
2)实例:适用于低毒性作业场所,不适宜污染物量大的场所。
(五)个体防护
(1)个体防护用品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2)个体防护仅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
(3)个体防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措施。
(六)保持卫生
(1)作业场所清洁:清洗作业场地、对废弃物等的处理。
(2)个人卫生:防止有害物附着皮肤、防止有害物渗入体内。
【2019年-单选】预防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等。关于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中可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者降低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B.隔离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C.个体防护应作为预防中毒、控制污染等危害的主要手段
D.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汽或者粉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答案】C
【2022年-单选】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 卫生、某涂料厂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其中,属于保持卫生的措施的是 ()。
A.作业现场设置应急阀门
B.污染源设备上方设置废气收集罩
C.为员工配备手套、口罩
D.将废弃固体有害物移送到危废间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