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
(一)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
类型
|
内容
|
感知差错
|
认知滞后、通道缺陷、眩光
|
判断决策差错
|
遗忘、记忆错误,分析推理差错、决策差错
|
行为差错
|
疲劳、习惯动作、反射行为忘记危险、麻痹
|
(二)社会学意义的行为模式
气质是先天的,后天的环境及教育对其改变微小、缓慢。
对某种情绪一时难以控制的人,可临时改换工作岗位或停止其工作,不能使其将情绪可能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带到生产过程中去。
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特征,不是天生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是后天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性格与事故的关系是个人事故频发倾向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人群中具有 4 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气质 | 特征 |
胆汁质 | 对任何事物发生兴趣,兴奋,但其抑制能力差,工作表现忽冷忽热,带有明显的周期性。 |
多血质 | 思维、言语、动作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发生变化,易适应当今世界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 |
黏液质 | 突出的表现是安静、沉着、情绪稳定、平和,思维、言语、动作比较迟缓。 |
抑郁质 | 安静、不善于社交、喜怒无常、行为表现优柔寡断,一旦面临危险的情境,束手无策,感到十分恐惧。 |
胆汁质的人被认为是“马路第一杀手”,多血质第二。黏液质的人被认为是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最少的群体。
【答案】A
其具体思路和方法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
- 全面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思想;在生产与安全的管理中要讲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五同时” 原则;
- 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查思想认识、查规章制度、查管理落实、查设备和环境隐患的“四查”制度;进行定期与非定期检查相结合,普查与专查相结合,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企业生产岗位每班查、班组车间每周查、厂级每季查、公司年年查;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四全”安全管理,人人、处处、事事、时时把安全放在首位;
其具体思路和方法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
- 从人的本质安全化入手
- 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 研究和应用“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 坚持“三同时”
- 开展“四不伤害”“6S”活动。
-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
- 科学、超前、预防事故
- 应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答案】ACD
安全风险管控观:
(一)事故可预防论
(二)系统的本质安全化
(三)风险预控
【答案】C
杜邦安全文化建立的过程有 4 个阶段:自然本能阶段、严格监督阶段、独立自主管理阶段、团队互助管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