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便捷,让大脑腾飞……
1/22    第1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定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收藏     记录


2/22    第1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事故等级的划分,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按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进行。

划分依据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死亡人数 <3人 3人 10人 30人

重伤人数
(含急性工业中毒)

<10人 10人 50人 100人
直接经济损失 <1000万元 1000万元 5000万元 1亿元

注:数字就高不就低。


例题:
【2015-01】某化工企业,在设备改造过程中,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 3 人死亡,53 人急性工业中毒,直接经济损失 680 万元,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该事故的等级是(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

【答案】C


例题:
【2014-68】某化工厂储料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 3 人死亡,6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 6500 万元。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该事故等级是(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答案

【答案】B

收藏     记录


3/22    第1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未正确系安全带)
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安全阀未正常投用)

例题:

单选某化工企业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事故隐患依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下列属于一般事故隐患的是(
A.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B.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C.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D.未更换超过有效期的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

【答案】D
【解析】依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ABC 选项错误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属于重大事故隐患。D 选项正确:超过有效期的劳动防护用品可以立即更换,属于一般事故隐患。


例题:

单选事故隐患的整改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的隐患进行分类治理。下列事故隐患的分类中,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是(
A.员工在存放汽油的罐区工作未穿防静电工作服
B.吊装作业过程中未拉警戒线
C.乙炔生产线未安装紧急停车系统
D.电焊机线头破损裸露

答案

【答案】C
【解析ABD 选项错误员工在存放汽油的罐区工作未穿防静电工作服吊装作业过程中未拉警戒线
焊机线头破损裸露可以立即整改排除属于一般事故隐患。C 选项正确:乙炔生产线未安装紧急停车系统需要停产整改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收藏     记录


4/22    第1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的结合给出,即
  • R= f(F,C)
  • R — 风险
  • F —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概率)
  • C — 发生事故的严重性(损失量)

例题:
【例题】危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由(  )。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C.危险源的性质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D.危险源的数量和特性
答案

【答案】B

收藏     记录


5/22    第1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海因里希法则:

  1. 伤亡 : 轻伤 : 不安全行为(未产生人员伤害)的比例为 1:29:300
  2. 事故法则每发生 330 起意外事件 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 件造成人员轻伤1 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3. 启示: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注释图片

例题:

【单选某大型化工企业对近几年的意外事件进行了回顾和统计发现企业平均每年发生大小意外事件约 210 起左右,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推断,照此趋势发展下去,该公司未来十年内,轻伤可能是(
A.7 起
B.18 起
C.185 起
D.203 起

答案

【答案】C


例题:
【2023年•单选】某大型康养连锁机构为减少老年人摔倒事故。运用海因里希法则对该机构历年来老年人摔倒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报告中时海因里希法则的理解应用错误的是(  )。
A.运营部通过关注小事故和未遂事件的根本原因,以防止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B.康养机构场所由于地砖光滑导致的摔伤,可以通过采取更换防滑砖来预防
C.通过减少老年人居室内未遂事件的数量降低重伤事故
D.每1次老人摔倒重伤事故,都对应29次老人摔倒轻伤事故和300次未遂事件
 
答案

【答案】D

收藏     记录


6/22    第1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分类 内容 特点
第一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例如,炸药、旋转的飞轮。
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
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
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例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
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注释: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例题:

多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下列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是(
A.装有危险物料的压力容器
B.腐蚀受损的安全阀
C.到期的绝缘手套
D.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E.存在硫化氢的压力管道

答案

【答案】BCD
【解析】AE 选项错误:装有危险物料的压力容器、存在硫化氢的压力管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BCD 选项正确:腐蚀受损的安全阀、到期的绝缘手套、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例题:

【单选】某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危险源,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
第二类危险源,下列关于危险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爆破作业中用到的雷管是第一类危险源
B.员工未遵守规章制度是第二类危险源
C.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D.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答案

【答案】C
【解析】C 选项错误: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题:
【2023年】某制冷企业对使用的有关设备进行风险辨识和危险源归类,根据第一、第二类危险源的定义,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是(  )。
A.高速旋转的压缩机
B.15t的液氨储罐
C.水压0.6MPa的高压管道
D.腐蚀受损的安全阀
答案

【答案】D


例题:
【2021年-多选】某热电厂汽机的转速正常运行值为3000rpm,3 100rpm时触发报警,3300rpm时联锁动作停车,超过3300 rpm会有飞车的危险。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的有(  )
A.专责工程师误设联锁动作参数值为3500rpm
B.联锁参数设置过程监护不到位
C.超过3300rpm的汽机
D.运行中的汽机从电网解列
E.运行值为3000rpm的汽机
答案

【答案】CDE

收藏     记录


7/22    第1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安全是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1失误安全功能
        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
        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不是事后补偿的。

注释图片

例题:

【多选】下列属于本质安全设计的是(
A.事故多发处设置警示标识
B.缩短设备运行时间
C.锻造机装设双按钮开关
D.机械设备加设自动停机系统
E.曳引式电梯的安全钳

答案

【答案】CDE

收藏     记录


8/22    第1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口诀:烟民建危矿)

矿山企业分为:煤矿非煤矿山

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工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


例题:

【单选】我国对一些行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选项中,不必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是( )。
A.煤矿企业
B.金属冶炼企业
C.危险化学品企业
D.烟花爆竹企业

答案

【答案】B

收藏     记录


9/22    第2节: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

事故致因原理: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事故频发倾向者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人员选择成为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
    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而把企业中的所谓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

(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 事故的发生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 海因里希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但是二者为孤立原因,没有一起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引起的。

       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管理是深层次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
  • 第一类伤害: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割伤、机械伤害)
  • 第二类伤害: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中毒、窒息、冻伤、淹溺)

应对措施: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控制能量释放
(5)延缓释放能量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7)设置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9)提高防护标准
(10)改变工艺流程
(11)修复或急救

(四)轨迹交叉理论

  •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五)系统安全理论

  •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
  • 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六)综合原因论

  • 事故是社会因素(基础原因)、管理因素(间接原因)和生产中危险因素(事故隐患)(直接原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
注释图片 注释: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注释图片 注释:轨迹交叉理论

例题:
【2014年-单选】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的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下列描述事故发生五要素的选项中,正确的顺序和内容是(  )。
A.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C.人的缺点、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屏蔽失效、事故、伤害
答案

【答案】B


例题:
【2021年-单选】某建筑公司1名瓦工在搭设的毛竹脚手架上浇筑阳台混凝土时,直接将混凝土卸在该脚手架临时铺设的钢模板上。由于脚手架承重过大,右侧内立杆突然断裂,钢模板和瓦工一起坠落地面,导致瓦工死亡。事故调查发现:①公司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②瓦工安全意识淡薄。③瓦工未佩戴安全帽。④卸料平台用毛竹脚手架不符合安全要求。⑤安全监管不力。⑥卸料平台高达20 m未设安全防护设施。⑦工地存在违规作业现象。⑧瓦工性格鲁莽、粗心。根据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属于第三块骨牌因素的是(  )
A.①⑤⑧
B.③④⑥
C.②③⑧
D.④⑤⑥
答案

【答案】B


例题:
【2019-71】某煤矿由于煤层倾角大,留设的隔离煤柱在工作面回采后压力增大。造成垮塌,导致上下采空区相通,巷道漏风,为防止发生煤层自燃,该矿采取了①注惰性气体防止煤层自燃;②对采空区气体连续监测;③构筑密闭墙;④严格管理,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⑤强化应急管理等措施。以上属于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E.⑤
答案
【答案】ABC
【解析】D和E属于管理措施,且与能量无关。

例题:
【2015-08】某禽业公司厂房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液氨储存设备和液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事故调查表明,导致该起事故的原因有:电气线路短路、工人安全意识差、随意堆放可燃物、车间作业环境不良,该公司采取了以下的安全技术措施,其中符合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观点的措施是(  )。
A.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持作业环境良好
B.改善车间作业环境,疏通安全出口
C.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D.增强短路保护装置,提高液氨系统的可靠性
答案
【答案】D
【解析】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始终要抓住“能量”有关的字眼和内涵。题目中导致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防止电气短路,导致能量释放,从选项中可以判断D是合适的选项。

例题:

【2023年•单选】 某精密机械制造厂对近10年发生的人身伤害类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员工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该企业决定在下一步招聘中心增加心理测试环节,以避免该类人员从事高风险工作,根据事故致因理论,该企业人员招聘以及岗位适配的说法,符合的理论是(  )。
A.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B.事故轨迹交叉理论
C.瑞士奶酪模型理论
D.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答案

【答案】D
【解析】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措施:①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②企业
严格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等优秀人才就业,以减少事故。


例题:

【2022年•单选】某CNG加气站员工小许在未进行设备检查情况下,强行拉拽加气枪管线给远处一辆槽车加气,导致老化的加气枪管线断裂,高压气泄漏发生爆炸,造成加气设备、槽车损坏和人员伤亡。根据事故致因轨迹交叉理论,关于人、物事故致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气设备和槽车是致害物
B.小许强行拉拽加气枪是不安全行为
C.气枪管线老化是不安全状态的起因物
D.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管理的重点

答案

【答案】D
【解析】根据事故致因轨迹交叉理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上,即消除起因物,这样就不会出现施害物,砍断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使人与物的轨迹不相交叉,事故即可避免。


例题:

【2020年-多选】美国铁路列车安装自动连接器之前,每年都有数百名铁路工人因工作时精力不集中死于车辆连接作业,而装上自动连接器后,虽然偶尔有伤人事件发生,但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根据轨迹交叉事故致因理论,自动连接器的应用消除了(  )。
A.设计上的缺陷
B.人的行为缺陷
C.作业环境的缺陷
D.管理上的缺陷
E.使用上的缺陷

注释图片
答案

【答案】A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轨迹交叉理论相关内容。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美国铁路列车安装自动连接器之前,每年都有数百名铁路工人死于车辆连接作业事故中,铁路部门的负责人把事故的责任归咎于工人的错误或不注意。后来,铁路部门根据政府法令的要求,把所有铁路车辆都装上了自动连接器,车辆连接作业中的死亡事故也因此大大地减少。


例题:
【2021-36】某建筑企业内部事故分析会上,针对高处坠落事故有人提出:即使改进工法,高处施工时的势能也不可能消失,高处作业的风险也始终存在,因此防范该类事故的发生应当从减少危险源的危险性出发,研究最佳的安全技术措施。该观点属于安全管理基本理论中的(  )
A.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C.综合原因论
D.系统安全理论
答案

【答案】D

收藏     记录


10/22    第2节: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
安全原理:
(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内容
动态相关性原则 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例如巷道开挖产生动态过程随开挖行为的延续所揭露的岩体必然不同岩体的应力必然重新分布其巷道的结构必然不同。
整分合原则  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管理机构之间各管理制度和办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2)人本原理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内容
动力原则  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能级原则  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 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激励原则  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例如车间主任和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他们营造个人进取机会,大大激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行为原则  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新的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
(3)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内容
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如爆炸事故爆炸时伤亡人数伤亡部位被破坏的设备种类、爆炸程度以及事后是否有火灾发生都是偶然的,无法预测的。
因果关系原则  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3E原则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 4 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 4 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 3 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3E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4)强制原理
       采用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内容
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  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例题:

【2023年-单选】某疫苗生产企业对公司构架进行调整后,根据人员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实际绩效,重新明确了每个部门和所有人员的安全生产分工,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该企业上述做法基于(  )。
A.动态相关性原则和3E原则
B.整分合原则和能级原则
C.安全第一原则和动力原则
D.封闭原则和行为原则

答案

【答案】B
【解析】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是能级原则。


例题:

【2021年-单选】某电网维修站副值班员未办理操作票直接进入高压配电室准备进行倒闸操作,站长发现其站在错误的设备隔间,立即叫停操作,避免了一起触电事故发生。站长针对上述行为提出, 虽然此次操作未造成事故,但如果没有及时制止,后果不可想象。站长这一说法符合预防原理及原则中的 (  )
A.动态相关原则
B.偶然损失原则
C.弹性原则
D.本质安全化原则

答案

【答案】B
【解析】偶然损失原则是指事故的后果及其危害程度是随机的、偶然的,并且无法预测的。就算发生的事故是相同类型的,但是其导致的后果可能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个原则是说,无论事故是否造成损失,为了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唯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因此,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各类事故,包括意料之外及不期望发生的、无人员受伤及损坏但可能会伤及人员的险肇事故,只有连险肇事故都控制住,才能真正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


例题:
【2018年-单选】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某企业针对新引进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制定了巡检人员的标准作业程序,在车间内无死角监控巡检人员的行为,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生产中执行和监督情况进行严格监控,这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
A.系统原理
B.人本原理
C.强制原理
D.预防原理
答案

【答案】C


例题:
【2017-05】某日上午9时,某企业的工作现场一台履带式起重机司机甲发动起重机主机准备进行施工操作时,看到位于前方10多米处另一台履带式起重机转向无法到位,便擅自离开驾驶室到另一台起重机驾驶室帮忙操作。9时20分,无人操纵的起重机由于未停机,突然起重臂后仰倾翻,砸垮现场临时围墙,倒向路面,造成6名行人伤亡,为吸取事故教训,该企业管理者从需要、动机和行为出发、提出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措施,上述做法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是(  )。
A.系统原理的动态相关性原则
B.人本原理的行为原则
C.预防原理的激励原则
D.强制原理的监督原则
答案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明确“从需要、动机”等方面出发,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原理,B是正确选项。

收藏     记录




备案号:粤ICP备2022030967号-1
公安局备案号44170202000322
Copyright © 2022-2024 安全知识网 zhucean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