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便捷,让大脑腾飞……
21/25    第3节:职业病危害管理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收藏     记录


22/25    第3节:职业病危害管理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作业场所管理

  1.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置冲洗设备
对于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设应急撤离通道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必要的泄险区
放射作业场所应设报警装置
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应配置报警装置
高毒作业应设淋浴间更衣室物品存放专用间,还应为女工设冲洗间

     2. 职业病危害图形标识的设置

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
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根据需要,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注意通风”警告标识,“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提示标识;
在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告标识和“戴防尘口罩”指令标识;
在可能产生职业性灼伤和腐蚀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警告标识和“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等指令标识;
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指令标识;
在高温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高温”警告标识;
在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弧光”警告标识和“戴防护镜”指令标识;
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索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感染”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3. 职业病危害警示线: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种

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
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
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
在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警示线,划分出不同功能区;
红色警示线设在紧邻事故危害源周边,将危害源与其他的区域分隔开来,限佩戴相应防护用具的专业人员可以进入此区域;
黄色警示线设在危害区域的周边,其内外分别是危害区和洁净区,此区域内的人员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出入此区域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消处理;
绿色警示线设在救援区域的周边,将救援人员与公众隔离开来,患者的抢救治疗、指挥机构设在此区内。


例题:

【2023年-单选】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有毒有害原料,中间体及产品,下列职业危害防护和管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1. 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2. 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
  3. 接触氯气的员工一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4. 有毒作业区域须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
答案

【答案】D
【解析】一般有毒场所黄色警示线,高毒场所,红色警示线。

收藏     记录


23/25    第3节:职业病危害管理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履行告知义务

  1. 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2. 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载明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
  3. 醒目位置公布操作规程,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公布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的结果,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健康体检结果;
  4. 对于患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企业应告知本人

收藏     记录


24/25    第3节:职业病危害管理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职业健康监护(参考文件:《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

  1. 接触矽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要求

接触矽尘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均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
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1年1次;
X 射线胸片表现为0+的作业人员医学观察时间为每年1次,连续观察5年,若5年内不能确诊为矽肺患者,应按一般接触人群进行检查;
矽肺患者每年检查1次。

     2. 接触煤尘(包括煤矽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要求

接触煤尘(包括煤尘)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均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
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3年1次;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
X射线胸片表现为0+的作业人员医学观察时间为每年1次,连续观察5年,若 5年内不能确诊为煤工尘肺患者,应按一般接触人群进行检查。
煤工尘肺患者每1 ~ 2年检查1次。

     3. 接触其他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要求

其他粉尘指除矽尘、煤尘和石棉粉尘以外按现行国家职业病目录中可以引起尘肺病的其他矿物性粉尘,包括炭黑粉尘、石墨粉尘、滑石粉尘、云母粉尘、水泥粉尘、铸造粉尘、陶瓷粉尘、铝尘(铝、铝矾土、氧化铝)、电焊烟尘等粉尘。接触其他粉尘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均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
劳动者接触其他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4年1次,劳动者接触其他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2 ~ 3年1次。
X 射线胸片表现为0+的作业人员医学观察时间为每年1次,连续观察5年,若 5年内不能确诊为尘肺患者,应按一般接触人群进行检查。
患者每1 ~ 2年检查 1 次。

收藏     记录


25/25    第3节:职业病危害管理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报告与处理

  1.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2.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3. 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4.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5.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

收藏     记录




备案号:粤ICP备2022030967号-1
公安局备案号44170202000322
Copyright © 2022-2024 安全知识网 zhucean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