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某化工企业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事故隐患,依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下列属于一般事故隐患的是( )。
A.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B.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C.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D.未更换超过有效期的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D
【解析】依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ABC 选项错误: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属于重大事故隐患。D 选项正确:超过有效期的劳动防护用品可以立即更换,属于一般事故隐患。
【单选】事故隐患的整改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的隐患进行分类治理。下列事故隐患的分类中,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是( )。
A.员工在存放汽油的罐区工作未穿防静电工作服
B.吊装作业过程中未拉警戒线
C.乙炔生产线未安装紧急停车系统
D.电焊机线头破损裸露
【答案】C
【解析】ABD 选项错误:员工在存放汽油的罐区工作未穿防静电工作服、吊装作业过程中未拉警戒线、电
焊机线头破损裸露可以立即整改排除属于一般事故隐患。C 选项正确:乙炔生产线未安装紧急停车系统需要停产整改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单选】某大型化工企业对近几年的意外事件进行了回顾和统计,发现企业平均每年发生大小意外事件约为 210 起左右,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推断,照此趋势发展下去,该公司未来十年内,轻伤可能是( )。
A.7 起
B.18 起
C.185 起
D.203 起
【多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下列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是( )。
A.装有危险物料的压力容器
B.腐蚀受损的安全阀
C.到期的绝缘手套
D.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E.存在硫化氢的压力管道
【答案】BCD
【解析】AE 选项错误:装有危险物料的压力容器、存在硫化氢的压力管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BCD 选项正确:腐蚀受损的安全阀、到期的绝缘手套、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分类 | 内容 | 特点 |
第一类危险源
|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例如,炸药、旋转的飞轮。
|
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 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 严重。 |
第二类危险源
|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例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 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
注释: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单选】某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危险源,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
第二类危险源,下列关于危险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爆破作业中用到的雷管是第一类危险源
B.员工未遵守规章制度是第二类危险源
C.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D.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答案】C
【解析】C 选项错误: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分类 | 内容 | 特点 |
第一类危险源
|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例如,炸药、旋转的飞轮。
|
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 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 严重。 |
第二类危险源
|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例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 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
注释: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答案】D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分类 | 内容 | 特点 |
第一类危险源
|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例如,炸药、旋转的飞轮。
|
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 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 严重。 |
第二类危险源
|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例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 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
注释: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