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便捷,让大脑腾飞……
81/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1. 对于建构筑物,保护范围可按滚球法计算。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 30m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 45m;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 60m。

     2. 接闪线采用截面不小于 50mm2 的热镀锌钢绞线或铜绞线
     3. 金属屋面做接闪器时,金属板之间的搭接长度>100mm,金属板不得有绝缘层;
     4. 接闪器焊接处应涂防腐漆,截面锈蚀 30%以上应予以更换。

收藏     记录


82/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避雷器和电涌保护器

  1. 避雷器装设在被保护设施的引入端
  2. 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
  3. 电涌保护器是低压阀型避雷器,当无冲击波时都表现为高阻抗,冲击到来时急剧转变为低电阻。

收藏     记录


83/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防雷接地装置,除独立接闪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1. 独立接闪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
  2. 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5Ω

例题:

【2019 年-单选】防雷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组成,内部防雷装置由避雷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下列安全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屋面不能作为外部防雷装置的接闪器;
B.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 100Ω;
C.独立避雷针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D.避雷器应装设在被保护设施的引入端。

答案

【答案】D


例题:

【2023 年-单选】防雷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内部防雷装置主要指防雷等电位联结及防雷间距,关于防雷装置安全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金属屋面可作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
B.独立避击针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小于 10 2;
C.接闪器裁面锈蚀 30%以上时应进行更换;
D.引下线截面锈蚀 30%以上时应进行更换;
E.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5Ω。

答案

【答案】ACDE

收藏     记录


84/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防雷技术

  1. 直击雷防护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以及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应采取防直击雷防护措施;
严禁在装有接闪针的构筑物上架设通讯线、广播线或低压线
独立接闪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
附设接闪针其接地装置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宜沿建筑物或构筑物四周敷设。

     2. 二次放电防护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3m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2m
当不能满足间距要求时应予跨接,即进行等电位联结。

     3. 感应雷防护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电压,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屋面结构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

     4. 雷电冲击波防护:对于建筑物,为防止雷电冲击波沿低压线进入室内,可采取:

全长直埋电缆供电者,入户处电缆金属外皮接地
架空线转电缆供电者,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装设阀型避雷器;
架空线供电者,入户处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5. 电涌防护:指对室内浪涌电压的防护,方法是应在配电箱或开关箱内安装电涌保护器;
     6. 电磁脉冲防护:建筑物所有正常时不带电的导体进行充分的等电位联结,予以接地,同时在配电箱或开关箱内安装电涌保护器。


例题:

【2022年-单选】避雷设施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电力线路和建(构)筑物等,也用作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 施。下列避雷设施中,适用于保护室内低压设备的是(       )。

A. 电涌保护器;
B.避雷线;
C.管型避雷器;
D.避雷针。

答案

【答案】A

收藏     记录


85/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人身防雷

  1. 在户外避雨时,要注意离开墙壁或树干8m以外;
  2. 雷暴时,应停止高空作业,不应持有高处人体的金属器具;
  3. 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冲击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
  4. 雷雨天气,应防止球雷进入室内造成伤害。

收藏     记录


86/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防护技术:静电产生、影响与特点

静电产生,最常见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感应起电也是比较常见的方式,除上述两种起电方式外,破断、挤压、吸附也能产生静电。

下列过程比较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

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或在压力下接触后分离,过滤器摩擦
粉体筛分、过滤、输送、干燥,悬浮粉尘高速运动;
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液体注入容器发生冲击、冲刷和飞溅
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高速流动;
穿化纤布料衣服、穿高绝缘鞋的人员操作、走动。

注释图片

例题:

【2019 年-单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下列燃爆事故中,属于静电因素引起的是(      )。

A.实验员小王忘记关氢气阀门,当他取出金属钠放在水中时产生火花发生燃爆;
B.实验员小李忘记关氢气阀门,当他在操作台给特钢做耐磨试验过程中发生燃爆;
C.司机小张跑长途用塑料桶盛装汽油备用,当他开到半路给汽车加油瞬间发生燃爆;
D.维修工小赵未按规定穿防静电服维修天然气阀门,当用榔头敲击钎子瞬间发生燃爆。

答案

【答案】C

收藏     记录


87/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的影响因素

  1. 材质和杂质的影响

容易得失电子,且电阻率很高的材料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
杂质对静电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杂质有增强静电的趋势

     2. 工艺设备和工艺参数的影响

接触面积越大,双电层正负电荷越多,产生的静电越多
接触压力越大或摩擦越强烈,产生较多静电;
平皮带与皮带轮的滑动位移比三角皮带大,产生静电较强烈;
过滤器会增加接触分离程度,使液体静电增加十几到 100 倍。

     3. 环境条件的影响

湿度对静电泄漏的影响很大,随着湿度增加使绝缘体表面电阻降低,从而加速静电泄漏
导电性材料接地能加强静电的泄放,减少静电的积累。


例题:

【2019 年-单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造成人员电击,甚至引起火灾或爆炸。静电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关于产生静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面积越大,接触压力越小,产生的静电越多;
B.三角皮带比平皮带产生的静电更多;
C.空气湿度越大,越容易产生静电;
D.材料的电阻率越高,越容易产生静电。

答案

【答案】D


例题:

【2022年-单选】静电的产生与积累受材料材质,生产工艺,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易得失电子且电阻率低的材料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
B.接面越大,双电层正、负电荷越少,产生的静电越少;
C 湿度增加,绝缘体表面电阻降低,加速静电泄露;
D 接触压力越大,电荷分离强度越大,产生的静电越少。

答案

【答案】C

收藏     记录


88/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的特点

  1. 静电电压高;
  2. 静电泄漏慢;
  3. 多种放电形式:

电晕放电放电电流小、能量密度不高,引燃危险小
刷形放电:放电产生高密度的火花,引燃危险性较大;
火花放电:有短促的爆裂声和明亮的闪光,危险性大;
云形放电:云形放电的引燃危险性也很大。

收藏     记录


89/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危害

  1. 火灾和爆炸

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
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
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或其他导体,以及接地的人体接近带电的物体时,均可能发生火花放电,导致爆炸或火灾。

     2. 静电电击

生产工艺过程中积累的静电能量不大,静电电击不会使人致命
静电电击还可能引起工作人员紧张而妨碍工作。

     3. 妨碍生产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

【例如】引起电子元件误动作,对无线设备干扰,击穿集成电路。


例题:

【2020 年-多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电击伤害、妨碍生产。其中火灾爆炸是最大的危害。关于静电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
B.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时可能发生电击;
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降低产品质量;
D.人体接近接地导体,会发生火花放电,导致爆炸和火灾;
E.生产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发生电击,可使人致命。

答案

【答案】ABC


例题:

【2021 年-多选】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受材质、工艺设备、工艺参数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和积累大量静电,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危害。关于静电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接地的人体接近带静电物体时不会发生火花放电,但会伤害人体;
B.生产过程中积累的静电放电造成的瞬间冲击性电击可能致人死亡;
C.爆炸性混合物场所,静电积累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
D.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时可能发生火花放电,是爆炸或火灾的因素;
E.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

答案

【答案】CDE


例题:

【2022 年-单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多种危害。对静电的安全防护,必须掌握静电特性、产生原因,有效 降低静电危害。关于静电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能量小不易发生放电;
B.静电不会干扰无线电设备;
C.静电可影响生产或产品质量;
D.静电电击会直接致人死亡。

答案

【答案】C


例题:

【2023 年-单选】生产工艺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可能会引起燃爆事故,还可能发生电击伤害,关于静电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能量大,静电电击会使人致命;
B.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可能导致燃爆事故;
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影响产品质量;
D.静电电击不会对人造成二次伤害。

答案

【答案】B

收藏     记录


90/116    第4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防护措施

  1. 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2. 工艺控制

对材料选用、摩擦速度或流速进行限制,避免静电的产生;
为有利于静电的泄漏,可采用导电性工具
液体灌装、循环或搅拌过程中不得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
对灌装液体操作前,应使液体静置一定时间;
应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避免喷射和溅射;
装油前清除罐底积水和污物,减少附加静电。


例题:

【2021年-单选】存在摩擦而且容易产生静电的工艺环节,必须采取工艺控制措施,以消除静电危害。关于从工艺控制进行静电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注油管出口设置在容器的顶部;
B.采用导电性工具,有利于静电的泄漏;
C.增加输送流体速度,减少静电积累时间;
D.液体灌装或搅拌过程中进行检测作业。

答案

【答案】B

收藏     记录




备案号:粤ICP备2022030967号-1
公安局备案号44170202000322
Copyright © 2022-2024 安全知识网 zhucean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